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10號穀倉

曾經有一位出身農家的國小老師,他的太太也是國小老師,生活可以穩定安逸。由於大女兒讀了華德福幼稚園,深深感到華德福教育的好,於是催促幼稚園園長辦華德福國小。開辦國小並不容易,大家決定用集體自學的方式。幼稚園園長挪出一間教室,讓六個孩子,開始台灣第一個華德福小學一年級班。而這位國小老師為支持這個班,瞞著父母辭去教職。他每天仍提著公事包,假裝著去學校上班,其實是到幼稚園二樓,寫華德福公辦民營計畫,有空餘時就幫帶班老師備點課。三年後,公辦民營的慈心華德福國中小成立,他是功臣之一。

在人智學的教育教育區塊被落實後,他轉而實踐人智學的農業理念,繼承起血脈中的農夫基因,成為台灣第一位生機互動(BD)農業農夫。他經營了島嶼農場,帶著一群也是不多求回報的志工農夫,將BD農法所生產的米,寄送給台灣各地的夥伴分享。這樣一過就五年,當初唸小學的女兒升上了九年級,他又面對九年前相同的問題,女兒沒有華德福高中可讀。

他再次站了出來,支持兩位老師,聚集十二名學生,協助創辦台灣第一個華德福高中十年級班。但這次,學生連學籍都沒有,而教室就在他家中的穀倉,僅僅十五坪的空間。雖然沒有太多的祝福,雖然財務與人力都不足,教學團隊仍是盡力給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每年至德國參加高中師訓充電。辛苦的經營兩年後,他們感動了縣政府官員,學生有了學籍。



路雖不寬、不平,但也還能夠走。



每次有機會站在這個10號穀倉教室時,我都異常興奮,就像是到了什麼偉人的故居一般。因為,我知道,四十七後,台灣華德福教育六十年展上,這個10號穀倉,必定被紀念。







島嶼社群生機農場

Island Biodynamic Farm of Community Support

讓天上與地下活潑地互動起來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人類的生活範疇無不與農業有關

~Rudolf Steiner(1860-1925)

2011年『島嶼穀東』說明書

為什麼我們要發展『生機互動農業』(Biodynamic Agriculture, 簡稱 BD)?

如同十多年來已經漸漸在台灣各地發展的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生機互動農耕源自史代納博士(Rudolf Steiner,1860-1925)所創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它探討影響植物生長與土壤活力的力量和韻律法則,結合了古老傳統的有機農耕藝術與現代科學,以靈性科學(spiritual science)的奧義洞見為現代農業注入一股新的創造力,一個與自然宇宙的整體性一起工作的智慧。

生機農耕以同類醫療的原則運用獨特的生機配方(BD preparations)來強化土地與植物的生命力,它奇妙的能量讓土地的生命體變得更加敏銳而能夠有力地回應天體的影響力,從而被稱為「治療地球的藥方」。近九十年來在世界各地實踐的數萬個BD農場,證實BD農法的生機堆肥、配方、輪作系統、病蟲害防治以及依據天體運作的能量變化之耕作曆系統等所結合的農業身心靈整體觀,讓土地達到極佳的腐植質循環與健康均衡的肥沃土壤。土地作為一個永續的獨立有機體,從土壤中的微生物昆蟲以至於植物、適當比例的動物以及農夫,共同創造出和諧平衡的農場整體性,BD農業對於促進社群健康發展以及成為治療社區的基礎,甚至為人智學醫療體系提供最高品質的草藥等,可以看出BD農業的工作所涵蓋的面向之廣。BD農法有最嚴格的狄美特(Demeter)認證標準,所生產的農產品在世界各地得到最高品質的美譽。

回顧這一、兩百年來,物質主義的科學完全取代了過去人類所注重的和諧和整體性,跟隨人類良知的道德稟賦日益衰退之後,現代人過度氾濫的需求已經對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難以挽回的破壞,接著,就是地球的生命力的弱化,更多的疾病與不安環繞著我們,事實上,地球所已經累積的化學汙染物的數量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BD農業把精神性的創造原則轉化為實際的層次,透過自然現象的深入觀察重新掌握生命運作的韻律,進一步使用在土地、農耕與環境工作中,例如設計著名的flow form流水石來淨化活化水質,以獨立有機體觀點整合農場整體資源分配的生態系統規劃等。

如果我們無法真實地超越物質主義片面的觀點,將很難與自然生命力重新得到連結,透過實踐,島嶼農場一步一腳印地朝向生機互動農耕,並且我們期盼讓BD的理念在台灣生根茁壯,期盼更多人的了解與投入。

為什麼我們要推動『社群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CSA)?

大約從2004年初,宜蘭平原上有了一個島嶼農場,農場上開始一個人的默默耕耘,理想之火燄讓老師回到土地上,孩子要健康的成長需要有生命力的教育和食物(WALDORF教育+BD農業),孩子不可能在充滿農藥與污染的環境下快樂學習!這些年來,島嶼農場為了實踐這個夢想經歷了數不清的挑戰,我們究竟要如何走出台灣農業的困境?理想的教育與農業如何結合?如何開拓出BD農法的生命力?雖然我們的農法實踐還在辛苦摸索的階段,但仍然必須同步宣揚以及建立支持BD農業發展的理念社群,有機農業和環境保護本來就是革命性的運動,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以延續著前人的心血,只不過BD農業深厚寬廣的全觀視野更是一個身心靈整合的契機。透過人智學教育、農業、藝術與醫療的課程推廣,就這樣漸漸讓受到人智學啟迪的社群朋友也開始能把眼界延伸到生機互動農業,並影響到更多有理念的朋友。島嶼逐步成長並且開始肩負更大範圍的責任,從2009年開始,紐西蘭的資深 農業 教授HANS MULDER在島嶼農場展開三年共六週的深入訓練課程,以及為促進人智學整體工作發展所成立的健康社群協會,華語地區第一個華德福高中階段教育的碁石自學園等,這一切發展都因為人智學社群精神的共同力量。

CSA社群支持農業起源於七0年代的歐美,「在地生產在地消費」、「收成分享風險分攤」、「土地永續性生產、流程開放透明」、「社群成員擁有參與以及建議農場發展的權利」是CSA農場的共通理念,很明顯CSA的理念是站在全球化的對立面,它要維護的是在地性、社區獨立性、生態性與文化自主。因此,島嶼社群農場不以營利為導向,經濟上的目標旨在達成平衡。我們希望在田間辛苦工作的農夫們可以得到生活上最起碼的保障和尊嚴,讓農夫可以長期專注在土地上以最正確的方式實踐生機農耕理念。雖然這些想法看起來是很合理的要求,但其實是一個非常不容易達成的想像,到目前為止,島嶼農場仍然無法是一個完全的會員農場,人力不足,許多成本仍然得要靠農場自行籌集,我們要感謝這七年來默默為島嶼農場付出的眾多朋友,是大家的努力讓這個理想得以持續下去。

在確保一定的作物生產之外,「讓農場成為自給自足獨立的有機體」、「多樣性的生態平衡系統」、「完整的建立BD農法實作系統」以及「所有作物的生命力在農場中都能達到自然演替進化的活力」等,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為了達成這個理想,挑剔的農夫必須付出無法形容的時間、成本和心力,而這一切難以換算成所謂的數字成本。

自然變化難測,農耕必須赤裸地面對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在『社群支持農業』中,支持者是農場真正的主體,農夫接受付託,而支持者也承擔著責任──真實了解農業現場的挑戰!在共同的理想中,穩固的信賴關係創造了社群精神的核心價值,這是一個社群的時代,人類必須有勇氣嘗試根本性的改變,從孤立的自我回到整體的和諧,回到與大自然永續共存的新生活,在這裡,健康、穩定而有活力的農場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透過自由個體與農場連結的力量共同成長,這一切要等待我們行動的創造力甦醒起來。萬物都是泥土的一部分,島嶼照顧每一塊來到面前的土地,島嶼也支持所有想實踐BD農法的朋友。





觀宇宙靈性之光灑落

懷大地精神之氣蘊吐

參贊天地之化育

與萬物復通為一

人於此世間樂游

無害無得

正直從容

歸根無為